31年透天鑑價850萬「長輩要賣1200」 過來人曝教訓:只付了10萬

買房跟親戚買真的划算嗎?一名網友日前在網路上發問,他表示長輩希望將31年的透天賣給他,但卻比銀行鑑價整整貴了350萬,他好奇問大家「價差350萬事合理的嗎?」文章曝光後引發熱議,許多網友紛紛勸他「別跟親戚買」,不過也有人認為「鑑價只是參考」。
網友想跟長輩買房,但又怕吃虧,他在《買房知識家》社團發問,網友寫道:「想請教各位,長輩希望把31年的透天賣我1200萬,但銀行鑑價是850萬,請問差350萬是合理的嗎?」
許多網友看了以後紛紛建議他別跟親戚買房「建議別跟親戚買,尤其不知道有沒有被貴到,萬一被貴到,會有疙瘩」、「屋況以後出問題 如何開口」、「先不管行情如何,都不建議跟長輩交易,因為你們彼此的關係不管是買貴還是買便宜,後續都不是什麼好事」、「不管如何,親友朋友都不要有金錢上的往來,親情友情才會長長久久」、「有87%把握本案超過行情很多」、「銀行都在暗示你了,你還要買」、「有能力真的不要跟親戚買,350萬都快頭期款了耶」。
不過也有人認為銀行鑑價通常會低於市價「銀行鑑價較為保守,通常是市價8-9成」、「銀行鑒價通常比較實際成交價低,要以周遭房屋的實價登錄當作參考,我自己的經驗是差了好幾百萬」、「鑑價雖是參考。但買高於太多也不好」。
也有過來人分享經驗「我舅舅有一間家裡給他的房子,前幾年賣給了我阿姨(舅舅的姊姊),用兩百萬的價格賣給她,後來過戶後阿姨開始說家裡小時候偏心,只偏心男的(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),然後只給了10萬以後就不付剩下的190萬,現在兩邊還在吵沒和好。」
還有內行人回文「銀行會估算房屋老舊風險所以常常會比市價稍微低些,而賣方總會以市價做參考再往上做主觀認知加價,因此合理價格你取中間1000萬應該差不多」、「1、通常銀行鑒價會比市價低一點,2、建議參考近半年相鄰相似房產的實價登錄,3、不建議跟親朋好友買房」。
(封面示意圖/翻攝Pexel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