輝達落腳2地呼聲高!商仲揭選址「2重點」:可行性低
本週二(21)重返市值王寶座的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,欲將亞洲總部設在台灣,近期成為熱門話題,各地政府積極招手表示歡迎,又以台北市南港區的呼聲最高。商仲直言,輝達台灣總部的重要性不亞於矽谷總部,以其前瞻性與規模效益來評估,最佳綜合效益確實為南港,不過最適合的位址則非傳聞的「南港調車場」及「台電CR1都更案」。
「輝達這次要設立的是在台灣的企業總部,其重要性不亞於在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的矽谷總部!」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,如此具規模的跨國企業,總部優先順序應會具高效益、低成本兩重點,前者是考慮企業格局及業務執行能力,可吸引人才、技術、通勤及業務往來便利,若具地標性就更理想;後者則是中長期可擴充性下,租金、地價的低成本考量。
以台灣目前產業的發展,台北市仍是人才的最大本營,但相對地價、租金等成本也是全台最高,由北往南成本逐漸降低。然而陳益盛也指出,台北腹地有限,內湖科技園區已飽和、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機能尚未成熟,只剩南港區的發展到位又兼具開發空間,因此有傳言多處地點適合輝達。
根據陳益盛多年經營法人企業的觀察,國內中小企業選擇以最高性價比為主軸,而國際級頂尖企業要選企業總部,重點則是最佳綜合效益,南港的確吸引了多家國際大廠進駐,包括英特爾、飛利浦、雅虎、惠普、匯豐銀行、3M等皆在該區設立企業總部。
陳益盛分析,企業總部設立南港主因以吸引人才為重,該區有軟體工業園區、緊鄰內湖科技園區,隨時有成熟技術人才。若要培養未來人才,台北有多所頂尖大學如台大、台科大、北科大等,南港甚至有全國最高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,對比矽谷有史丹佛、加州理工學院、柏克萊、UCLA、南加大等名校。
▼南港具產業及交通優勢。(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
其他的南港優勢,包括「交通便捷」,有高鐵便於北、中、南業務往來,環東、一高、二高、國五方便開車族及生產品運輸,捷運、台鐵方便通勤族;「商業及生活機能」,區內有南港軟體園區、中信金融園區、南港車站Citylink、環球購物中心,及即將開幕的三井lalaport,未來還有南港之心、美華泰等;「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及文創園區」,藝術及文創對於科技產業,可啟發源源不絕的創意,對員工則具有文化及娛樂等附加價值。
另一優勢則是「南港展覽館」,國際級Computex舉辦的地點正是在此,媲美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展,符合企業產業特性,也更具國際能見度;另外「首都城市」也是重點,台北為台灣在國際最具知名度的城市,南港的都市規劃目標則為第二信義計畫區;「有腹地可擴充」,南港已有13處劃定都更單元,其中多處面積逾3公頃。
▼南港目前有13處劃定都更單元。(圖/宏大國際資產提供)
陳益盛也分享他對南港目前發展的看法,親身經驗是20年前介紹南港商辦給客戶時,被當作看不起他,10年前大約10組客人有2~3組可接受,但要看地點和可及性,近2年則有約半數可接受南港。
企業選擇南港的思維,主要是需要大面積或新穎的辦公室,產業特性兼具業務往來及行政研發,除了最早於2014年就進駐的中國信託,近期也有多家壽險業及建商陸續插旗或開發興建商辦,壽險業有國泰、三商、台壽、新光、宏泰、富邦,建商有潤泰、遠雄、忠泰、國泰、冠德、長虹、華固、瓏山琳、愛山林等等。
至於傳言中可能是輝達相中的南港幾處大型開發案,陳益盛指出,其中「台鐵調度場BR1都更案」,由國泰人壽、三商美邦大樓、華泰大飯店、國泰建設、國泰商旅合資組成的「南港國際」取得,是商業區及住宅區用地,已規劃商場、飯店、住宅及辦公大樓共9幢,並已發包興建約至地上5層樓,所以實際上可行性很低。
▼已發包興建的「台鐵調度場都更案」可行性低。(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
另一處傳言為「台電修護處CR1都更案」,近期由宏匯及愛山林建設合組的「山林匯」取得,愛山林董事長祝文宇對此曾表態,若地主台電點頭,「只要輝達有需求,全案以輝達為優先」;宏匯集團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崔梅蘭指出,主要看輝達的態度和需求,團隊都願配合。
陳益盛認為,台電案客觀條件上或許有機會,但原規劃作住宅的總銷售金額會高於商辦出售,如興建商辦,出租收益的變現性不利開發商的大筆資金取得及拓展,而且地主仍是台電,不太可能出售持有面積,因此能否成案仍有待考驗。
▼台電CR1都更案客觀條件上或有機會。(圖/東森新聞)
最後陳益盛也推薦黃仁勳意想不到的地點,以腹地及位置為主,先不考慮法規或跨部門的限制,一處是面積約6公頃的南港高工校地,鄰南港軟體園區,若校舍空間足夠前提下,撥出3公頃面積給這家國際級企業或許正好適合,事實上目前南港展覽館位置就是早期南港國小搬遷空出的基地,有前例可循。
另一大腹地是國家生技園區,面積約9公頃,部分原屬聯勤兵工廠腹地,位置鄰南港車站及中央研究院,以發展生技產業為目的而設立,但地點接近保護區、生態保留區,因此開發上的限制較多也更謹慎。
▼國家生技園區面積約9公頃。(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
(封面圖/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