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售屋提早4年交屋 單親媽急了:借錢、違約二選一

有網友發文求助,表示投入180萬元積蓄,買了1100萬的預售屋,原本預計2029年交屋,卻收到提早到今年交屋的消息,讓經濟不寬裕的她很著急,不知是否該認賠違約。
該名網友是在臉書社團「買房知識家」發文求助,表示自己是離婚育有1子的單親媽媽,目前住在娘家,很希望有間自己的房子,因此去年拿出180萬元存款當作自備款,訂了總價1100萬元的預售屋。合約上的預計交屋時間是2029年,沒想到近期接到建商通知,提早到今年貸款交屋,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她不知所措,因為目前還有100萬元信貸,加上從事業務工作,最近業績也不好,手頭很緊,她很猶豫要設法借錢買下來,還是賠違約金解約?
▼原PO表示自己去年拿出積蓄買了預售屋,原以為2029年才交屋,沒想到建商通知會會提早貸款交屋,讓她不知該賠違約金解約還是去借錢硬買下來。(示意圖,非新聞當事人/取自Pexels)
此案例吸引許多網友留言討論,有網友對於建商竟然能提前這麼早交屋感到疑惑:「提早4年交屋也太扯了吧!」、「在這大缺工的時代,沒給你延期交屋就不錯了,還能提早4年?」,隨後也有人解釋,建商為了避免違約,往往會刻意拉長時工期,延後合約上的交屋日期,避免延遲交屋需要支付萬分之5的利息費。若施工時一切順利,建商確實有可能提早交屋。若建商的工程進度比合約上的交屋日期提前,就會提早進入貸款對保流程。若買家違約不買,違約金為「已繳總金額」,且違約金不可超過總價的15%。以原PO買的總價1100萬元來看,若放棄不買,需要支付的違約金是165萬元,而原PO已繳180萬元,扣除違約金後可拿回15萬元。
▼有人建議原PO應先找銀行評估自己的財力情況,初步了解可貸款的成數,比較能做出有利自己的決定。(示意圖/取自Pexels)
對於原PO該如何處理,眾人看法不一,有人建議原PO先不要搬離娘家,買的房先出租補貼抵房貸:「如果娘家還可以住,先租人,用房租來抵房貸,未來會感謝現在辛苦的自己」,但也有網友認為,如果經濟真的太吃緊,應該趕快轉賣,即使止損:「這半年內景氣,看不到好轉的現象,加上房地產的滯後反應,很多人在等2026~2027年房價崩盤,等的就是你這種」。也有人建議,原PO應該先向銀行詢問對自己的財力評估與可貸款的成數,比較能了解對自己有利的方法。
(封面示意圖/取自Pexel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