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薪200萬中產 也買不起台北房? 網揭1盲點:概念不同

年薪多少能買房是常被討論的話題。近日有網友嘆「年薪200萬中產階級在台北買不起房」,卻被其他人質疑「年收200萬是否算中產」,也認為房屋類型不同,無法一概而論。
近日,論壇PTT一篇「年薪兩百萬中產階級都快買不起北市房了」為題的貼文引發眾多網友討論,發文者表示自己年收約200萬元,自認應該算得上是中產階級,但如今買房申請房貸時,收支比要200%才能貸到八成,年收200萬若想貸款八成,大概能買的房屋總價上限大約是2000萬。但如今台北市的房子動輒三、四千萬,他質疑除了買手現今的人外,「到底可以賣給誰?」,也懷疑:「中產階級在台北買房是不是不可能了? 」此貼文引起許多網友討論,有網友認為年收入200萬元恐怕還不夠,要500萬元以上才算中產階級,而且年收兩百萬的水準,除了台北市的房子外,買其他地區的房子都不難。
▼有網友表示,年收入達到200萬元應可算是中產階級,但要靠貸款買台北市動輒三、四千萬,仍有困難,質疑「台北市的房子到底可以賣給誰?」(示意圖/取自pixabay)
然而,有其他網友貼出國發會的一則研究,表示中產定義為家戶或個人所得介於全體所得中位數75%至200%者,而2023年的家庭可支配年所得中位數為96.1萬元,因此換算下來,中產家庭可支配年所得應為「72萬到192萬」。200萬當然不算中產,因為已經「超過了」中產的標準。至於中產買不起台北房的問題,他認為除了收入,還應該關注「有無後援」,這樣討論比較準確。
但此論點仍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,認為「收入」和「可支配所得」的概念並不相同:「可支配所得不等於所得」、「收入跟可支配所得是不是還是不太一樣」、「反推所得,年收200萬還真的落在中產」、「可支配要扣掉稅務跟基本開銷吧,不太可能無視,可支配要200,實際可能要250~300」「200是中產啊,300、500也是中產,領薪水都是中產」。
▼有網友認為,即使都是位於台北的房子,也有屋齡、區域、類別的差異,無法一概而論。(示意圖/取自Pexels)
至於中產在台北買房一事,也有網友認為,台北是首都,本來就不是所有中產階級都買得起的:「台北市是首都,怎麼可能讓每個中產都要能買的起,就算年薪200,沒有家底、雙薪或是延遲消費拚出頭期的,就只能被洗出去」、「台北一狗票年薪破百的工作,隨便找一個破百的對象成家,兩百真的路邊隨便問隨便有,怎麼會有錯覺覺得200就要能買得起北市」,而且即使是台北的房子,也有區域、屋齡、房屋類型等差異,無法一概而論:「買啥類房子的範圍太廣,沒定義本來就沒啥好討論」。
(封面示意圖/取自pixab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