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到不如出國玩?飯店房價「越搶越貴」 3關鍵荷包大縮水
「台灣住宿好貴」「在台灣玩不如出國玩」,近期越來越多旅客抱怨住宿價格漲翻天,日前高雄市府也針對不當哄抬房價的飯店業者進行開罰,不過究竟疫情後,國旅房價漲多少?根據調查,近3年來平均房價漲幅約1成,每晚要價破萬的高檔旅宿興起,再加上旺日「浮動房價」帶動,漲幅最有感,然而「精緻窮」「瘋打卡」,即便貴得要命,仍有絡繹不絕的嘗鮮客。
高雄城市商旅德立莊博愛館,於3月起演唱會高峰期間哄抬價格遭稽查,又於即將到來的清明連假,高級雙人房喊出一晚13,365元,較上報的定價11,000元漲幅達21.5%,27日依法裁處3萬元,並遭公布名單,然而違規漲價的不肖業者是少數,民眾有感房價越來越貴,恐另有其他原因。
▼日前BLACKPINK高雄開唱的假日,高雄飯店房價居高不下,記者實際使用訂房平台預定4月1日高雄2人入住,房價也都在萬元以上。(圖/翻攝自blackpink IG、booking.com官網)
實際翻開交通部觀光局公開資料,全台約120家登記為觀光旅館的業者,2019年平均房價為3,763元,2022年來到4,195元,漲幅11.5%;3,300家一般旅館,2019年1~6月平均房價2,165元,2022年同期為2,451元,漲幅達13.7%;登記為民宿的1萬家業者,2019年1~6月平均房價2,288元,2022年同期來到2,501元,漲幅則是9.3%。
Klook行銷副總監陳思穎分析,民眾有感錢包縮水,有3大可能因素,一是近期通膨嚴重,加上房務人力短缺,成本上漲反映在房價;二是國人「追求新話題、瘋打卡」的生活型態,看看台灣近年新開幕的旅宿、飯店,甚至是能拍出網美時尚大片的房間住宿,住房率嚇嚇叫,越貴越想「嘗鮮」「朝聖」。
原因三,訂房平台、國際連鎖飯店多採用「浮動房價」,意指住房率越高、可售房間越少時,物以稀為貴,再加上離住宿日越近,房價自然更高。像是連續假期、舉辦大型活動等投宿需求量大時,房價就會飆高,民眾搶訂房下,自然感受「特別貴」。
▼Klook行銷副總監陳思穎認為,成本上漲反映在房價、越貴越想嘗鮮打卡,以及浮動房價機制3主因,導致民眾有感國旅錢包縮水。(圖/klook提供)
業者採「浮動房價」合理嗎?「不只旅宿業,航空業也是浮動房價的機制,這是一種收入管理!」成立有31年的北市歐華飯店,管理部副理何豐丞直言,以前房價是一張制式表格,不同的人、公司、時間,有不同價格,每年調整一次。
「沒網路的時代,消費者只能向各家飯店詢問比價;有網路但沒訂房網站時,就去飯店官網比價;訂房網站出現後,隨著資訊即時、透明化,業者改價的次數也變多。」何豐承說。
他解釋,旅宿業和航空業不像服裝業,當天沒賣出去還可以改天賣,房間當天沒售出,就是損失,「所以浮動房價是飯店業的一個工具,來減少業者的損失,只是有些飯店過度調整房價,出現一日三市的狀況,才造成民眾觀感不佳。」
對於日前「浮動高價」惹出爭議的阿里山英迪格,一位不具名業者忍不住為其發聲,阿里山英迪格從嘉義火車站或高鐵站開車上山還要50分鐘車程,「偏遠山區的營運成本真的比較高,像是連請清潔公司來收垃圾,一台小卡車上山一趟就要1至1.5萬元的費用,依飯店規模,一週可能需要收3、4趟;食材也因為飯店量體較小,使用量較少,許多廠商不願意送貨上山,或需要更高運送成本。」
▼一名飯店業者表示,像是阿里山英迪格、太魯閣晶英等位於偏遠山區的五星飯店,為了呈現與平地同等服務品質,需花更多成本營運,因此價格多半不菲。(圖/阿里山英迪格酒店提供)
他也提到位在山上的飯店,人力短缺更是嚴重,除了提供優於平地飯店的薪資,還要提供宿舍、員工餐…等,方方面面都可能因為資源不如平地、城市取得容易,自然營運成本也較高,至於CP值問題,大家各有評斷。
「浮動房價」有無違法?交通部觀光局回應,依照旅館業管理規則,業者應將各房型定價報給主管機關備查,但該定價為價格上限,業者可在這上限的範圍內,依照市場供需狀況、淡旺季或旺日,對外公告售價,只要浮動房價沒有超過該上限,即無違反規定。
觀光局也強調,不是只有國際連鎖飯店,訂房平台也是如此,若真有售價超過定價、哄抬價格狀況,將依消保規定查處。針對民眾有感房價推升,觀光局也鼓勵旅宿業多推平日住宿優惠方案、消費者多利用平日出遊住宿,以達到分流、享優惠價格。
延伸閱讀
●訂房平台、國際連鎖飯店多採用「浮動房價」,讓民眾在假日住房需求量大時常有「好貴」的感受,這種浮動價格的市場機制也出現在航空業的機票訂購上。(封面圖/CTWAN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