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宅優勢】購屋預算遭升息打亂 低總價交易佔比大增
台灣繼2011年後再度於今年進入升息循環,購屋成本因此增加,讓不少人改從低總價的小宅產品下手。觀察六都小宅交易佔比12年來增6.5個百分點達15.5%,以台北市增幅12.4個百分點、佔比26.9%最多,蝸居趨勢越來越明顯。
說起台灣上一波升息循環,第一建經總經理謝萬雄回憶,發生在2010年第2季至2011年第2季,之後利率凍漲到2015年,且2015到2020年間多次降息,使台灣長年處於低利率時代,房價也在低利烘托下穩健成長。
房價處高水位 建商壓低總價推小宅
▼央行今年已3度升息。(圖/翻攝GoogleMap)
這次升息循環則從2022年第1季開始,謝萬雄提及,與12年前相比,今年房價已處於歷史相對高水位,加上開發商興建成本提高,價格走揚的速度快,也讓開發商為了壓低總價帶,規劃產品時採「精簡化」,市場湧現許多「1+1房」、「小2房」戶型。
第一建經統計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,觀察2011年與2022年兩波升息循環的小宅交易狀況,今年上半年,全國15坪以下小宅交易佔比達15.5%,較12年前同期增加6.5個百分點,佔比最大為台北市,從2011年14.5%,增加至2022年的26.9%,居六都之冠,12年以來大增12.4個百分點。
▼台北市的小宅交易尤其明顯。(圖/第一建經提供)
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高 買小宅平衡預算
謝萬雄認為,小宅在這波升息循環下,市場性大幅提升,因此交易佔比較12年前大增。除此之外,小宅交易佔比逐年拉高,還與3大因素有關,一是房價得比高,尤其以台北市最明顯,因總價預算考量,只得轉購置小宅來平衡預算。
小宅出租及轉手率高 深受置產族喜愛
二是人口結構改變,謝萬雄接著說,現代「不婚族」、「晚婚族」或「頂客族(為Dual Income, No Kids縮寫,意指雙薪家庭無子女)」增加,都會區功能性的小宅格局,便成為單身經濟下產物;另外還有置產型買盤支撐,由於小宅有低總價優勢,尤其精華區特別吃香,出租率、轉手率都高。
▼高雄小宅化增幅明顯。(圖/東森新聞張琬聆攝)
值得一提的是,扣除房價居高不下的首都台北,小宅佔比及增幅亞軍,都不是鄰近的新北市,反而落在中南部!其中台中佔比20.4%,增幅上高雄多了9.9個百分點,台中也多9.6個百分點,購屋小宅化的情況比新北、桃園等北部地區更明顯。
台灣房屋明誠龍勝加盟店店東馮紹清表示,2011年時中南部仍有不少地區可見1字頭房價,民眾若有購屋需求,會以3房的家庭產品為主,小宅並非主流。
高雄房價上揚 民眾縮小購屋坪數
不過隨著高雄近年從工業城市轉型為科技城市,馮紹清指出,迎來不少重大建設議題與就業人口,擴大住宅需求供給,加上營建成本增高,帶動整體房價上揚,皆促使民眾縮小購屋坪數,建商也鎖定市場需求多朝小宅規劃,買氣較往年熱絡,整體小宅交易比過往亮眼。
▼部分銀行不承貸套房產品,民眾務必留意。(圖/第一建經提供)
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提醒,小宅擁有低總價、好入手的優勢,但需留意有些銀行對權狀坪數低於15坪的物件,視為不易轉手的產品,房貸成數僅有6~7成,權狀坪數10坪以下的小套房,部分銀行甚至不承貸,增加購屋財務壓力。
若購屋族因預算有限而必須買小宅產品,張菱育建議,宜優先挑選捷運周邊、具明星學區效益,或醫院產業園區周邊等,轉手性和出租率高,且銀行鑑估值也更好,部分銀行貸款成數有機會可達到7~8成。
(封面示意圖/東森新聞張琬聆攝)